居住權

  • link
    2020.08.10

    屏東大發展 土地大徵收?

    2019年屏東舉辦台灣燈會,寫下千萬進場記錄,亮麗的成績讓屏東獲得不少注目。近年屏東有多項建設,高鐵延伸屏東的計劃也被期待能嘉惠地方。然而就在一項項發展計劃提出的同時,過往纏訟多年的土地強徵爭議也一一浮現…

  • link
    2019.09.27

    馬崗漁村將開發 地方風土走向何方

    台灣最東邊的漁村──馬崗,因為地處偏遠,保留了最傳統自然的生活方式,有著具百年歷史的石頭屋建築聚落,與台灣罕見的「海男海女」採捕文化,更是較少為人知的「隱藏貓村」。但在今年,因開發商陸續取得土地所有權,向長年租賃的村民提告,要求拆屋還地......

  • link
    2019.04.14

    政府告人民 迫遷為何四起?

    為何現今的拆遷案常走向衝突?政府處理又面臨哪些困境?本集邀請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,帶我們認識非正式住居的迫遷問題。

  • link
    2018.07.24

    居民提替代方案 屏鐵高架擴建非得強拆?

    大埔張藥房拆遷五週年,蔡英文政府選在718原地重建,內政部長徐國勇還宣稱「重視土地正義,讓悲劇不再發生」。然而此前二日,屏東縣政府為車站鐵路高架化拓寬計畫,凌晨四、五點將大型機具開到公勇路上進行強制拆除作業,現場爆發衝突,議員蔣月惠咬傷員警更引發軒然大波。究竟本案公益性、必要性何在?是不是民進黨版「拆大埔」 ?

  • link
    2018.06.11

    後陳菊時代- 花媽的大建設與大迫遷

    陳菊於今年4月入府擔任總統府秘書長,結束了自2006以來,擔任了4135天的高雄市長生涯。高雄市政府長年來自詡「人權城市」、「幸福之都」,但在高雄快速都市化發展的背後,底層人民與環境土地付出了多少代價......

  • link
    2016.11.21

    政府邊伸社宅援手、邊開迫遷怪手 林彥彤:《住宅法》未實質保障居住權

    政府以《住宅法》對人民伸出「援手」,提供社會住宅、租金補貼等,保障其居住權;但是政府也以「迫遷」對人民祭出「怪手」,要求強迫搬離、拆除房屋等,威脅其居住權。 我國唯一明確寫出「居住為基本人權」的法律 —《住宅法》,該如何避免這樣矛盾、弔詭的現象、真正保障人民之居住權?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1月16日初審通過的《住宅法》修正草案,遭多個自救團體批評此只「做半套」。本集〈燦爛時光會客室〉邀請台灣人權促進會居住權專員林彥彤,他將從他投入反迫遷運動的起點講起,深談台灣的迫遷問題,討論《住宅法》須如何正視迫遷議

  • link
    2016.09.04

    果菜市場強拆 吳富雄:乞丐趕廟公 拆屋是要我們等死嗎?

    走進高雄果菜市場土地不義徵收住戶自救會的屋子,牆上貼有歷年大事紀與爭議懶人包,外牆一隅則是高雄市長陳菊的照片,標上蔡英文總統勝選時的名句「謙卑」,只不過文字被改寫為「遷悲」,以此諷刺陳菊。這裡是本集《燦爛時光會客室》的拍攝場地,三天後,這間屋子在市府強拆指令下,連同鄰接屋舍一同化為廢墟。

  • link
    2016.07.24

    旗山大溝頂是政府的一場騙局嗎?

    7月19日,高雄市政府以改善排水、防洪為由,欲拆遷旗山大溝頂老街上的33戶商家(太平商場),在聲援團體、居民的抗議下,市政府暫緩拆遷行動。而目前居民的迫遷危機並未解除,自救會指控政府未充分溝通且荒謬治水,要求政府停止迫遷、與居民對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