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台觀選戰 6位港人的民主夢
1月9日下午,國民黨在總統府前舉辦造勢大會,主辦單位聲稱參與人數破百萬。一眾國民黨支持者把凱達格蘭大道、仁愛路和中山南路塞滿。他們手中都拿著國旗,有些人更穿著國旗衣,整個凱道都是國旗組成的旗海。我跟Jimmy兩人站在其中份外顯眼:沒有拿著國旗、身上沒有任何國旗符號、講的是廣東話。 本屆大選,有不少香港人專程買機票到台灣觀摩總統大選,Jimmy是其中之一。
1月9日下午,國民黨在總統府前舉辦造勢大會,主辦單位聲稱參與人數破百萬。一眾國民黨支持者把凱達格蘭大道、仁愛路和中山南路塞滿。他們手中都拿著國旗,有些人更穿著國旗衣,整個凱道都是國旗組成的旗海。我跟Jimmy兩人站在其中份外顯眼:沒有拿著國旗、身上沒有任何國旗符號、講的是廣東話。 本屆大選,有不少香港人專程買機票到台灣觀摩總統大選,Jimmy是其中之一。
香港人一向給人政治冷感的感覺。不過,本屆區議會選舉創下歷史性七成的投票率,香港人的公民意識似乎隨著反送中運動等因素被喚醒。候任元朗區議員郭文浩認為,如果往後每個香港人都能因此進一步關心社區、監督政府,香港就可以慢慢成為一個公民社會。同時可以讓區議員的社區工作更有效率。
為何身處社會主義國家,爭取勞權會被打壓?小雪和阿喵皆認為,2015年是一個轉捩點,當時中國開始增修慈善法、境外NGO法,將維權組織的空間、力量壓縮到極致。不單是勞工團體,許多公益機構從2015年開始,一直在慢慢枯竭、邁向死亡。
本屆香港區議會選舉,在反送中運動的推波助瀾下,以民主派大勝告終。這次選舉有不少亮點,其中之一就是更多的年輕世代選擇投身政圈。根據香港選舉委員會的資料,本屆當選的452位當選區議員中,有139位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。而王德源便是其中之一,年僅22歲的他,毅然投身政壇,參加四年一度的香港區議會選舉。最後,他打敗了已經連任5屆,擁有20年的建制派議員程志紅。回首過去,他為何選擇走上區議員之路呢?
「攬炒」一字,你或許會在一些反送中新聞中看到,但你知道攬炒是什麼嗎?攬炒是香港用語,字面上意思就是玉石俱焚、同歸於盡。大家對於攬炒的第一印象,可能是不理性、衝動。但在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鄧鍵一的眼裡,部分香港人在這場運動中,會選擇攬炒作為應對的態度,當然是有情緒考量。更重要的是,這種攬炒手段是帶有策略性,而且經過理性分析和思考,目的就是對香港政府,甚至中國政府造成最大的影響。
本月11日黎明行動,有蒙面示威者在香港中文大學二號橋下方架設路障,隔日,警方以搜捕示威者名義進入校園,反修例衝突首度延燒教育現場。在已陸續返台的香港台生眼裡,中文大學在這場香港的「時代革命」中,如何一步步成為學生口中的「暴徒大學」?
香港邊城青年發言人關同學表示,現今香港社會的反修例口號已從原本的「香港人,加油」,演變為「香港人,反抗」。「現在我們要反抗破壞法治的香港政府、反對淪為政治工具的香港警察。只有還政於民,香港才可以恢復平靜。」
香港邊城青年20日下午在台北西門站舉辦千人口罩照片募集,以「行動連儂牆」邀請民眾戴口罩、拿布條,拍攝照片撐香港。但事前申請活動場地,卻因市府對活動歸屬藝文或政治…
香港邊城青年與各校關注組、學生社團自主選在中國建政70周年,發起「大台北聯校自由之路」行動,以示爭取自由、捍衛民主。台北藝術大學、文化大學、淡江大學、台北大學、銘傳大學、政治大學皆號召人鏈串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