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住民族

  • link
    2018.08.27

    奇美部落不該憤怒嗎?

    相較於無法察覺、無力反應甚至對峙的部落來說,奇美部落的反應,其實是為原住民族開創一個新的格局,讓我們清楚看到原住民部落可以展現部落集體意志,掌握住自我部落文化詮釋權及主權,並以此作為與外部政治主權談判的籌碼......

  • link
    2016.12.21

    山林間的《大使館》

    每當我來到某些山區時,有件事總是困惑著我,就是那類奇怪的名稱,例如「XX遊樂區」。把一個大自然環境(一個生態系)當作娛樂用的遊憩場所,是我無法去想的事,因為我認為這些經驗是更為強烈、深沈和細緻的。

  • link
    2016.07.26

    「原罪」與傳承:老獵人 Yasi 的故事

    想不到最後一次看到太魯閣族老獵人劉阿欉,是在司法院的網站上!! 認識劉阿欉(族語名 Yasi)是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海拔1000公尺的 Skadang 部落(大同部落)。過去族人過著沒電、沒水、沒路的生活;去年台南社大為黑暗部落電燈計畫,終於用太陽能板幫部落點上一盞燈,Yasi 就是其中的一戶。

  • link
    2016.07.01

    【三鶯部落】轉型正義正步走

    親愛的姐妹弟兄,我是排灣族的,也是個盲人,可是我經常來到這裡跟大家在一起,因為我也自認是三鶯的一份子。我本來想非常非常用力地慶賀,可是從我的身份跟角度來講,真的很難有開懷的興奮。

  • link
    2015.12.10

    全貌式的文化遺產保存:從狩獵文化講起

    這是學者 John Urry 針對英國自1960年代後,許多城市自工業化轉型為後工業化社會,人民因迅速擴張的經濟體系導致社會紊亂,而形成對於過往事物的美好追念,從以往大量製造商品的形態,轉變為大量製造懷舊之情、文化遺產及其相關地景建物。

  • link
    2015.07.09

    原住民族祭典文化與國家律法間的兩難

    2014年12月30號晚間11時,9位獵人分乘3輛車前往東河鄉泰源山區狩獵,在臺23線公路19公里處突遭警方以「接獲民眾報案,有人非法狩獵」為由,對在場人、車大肆搜查,並持臺東縣政府核定之公文逐一核對在場的獵人身份。

  • link
    2015.03.10

    復振與創新-加匏朗記事

    在每年元宵節,屏東萬巒加匏朗都會舉行「仙姑祖夜祭」,仙姑祖是傳統的阿姆姆信仰。仙姑祖夜祭的牽曲活動稱為「跳呵嘮」,又稱「趒戲」。

  • link
    2014.12.17

    為部落行動-我在原住民電視台的呢喃

   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…直到現在,我仍非常激動,在這六個多月的掙扎,或許我找到了身為Atayal(泰雅族)的答案。

  • link
    2014.08.26

    從一件衣服開始 排灣族人尋根之路

    當初得知台東南興部落要復振已中斷70年的小米收穫祭,我馬上去Google一下,卻發現以往每年南興部落就已經有在辦收穫祭了啊! 這下子得趕快詢問主辦的大姐Djenge Vaqisviq:「我看你們每年都有收穫祭,為何說沒有屬於自己的祭典呢?」 沒想到大姐說:「那是公部門辦的,不是我們魯加卡斯的祭典!」